欢迎访问南京市司法局网站

南京市司法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秦淮区“四化”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7-17 17:46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今年以来,秦淮区司法局紧盯市场主体需求,统筹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四化”举措持续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涉企执法监督。印发《秦淮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全区63家行政执法主体、59家行政检查主体确认公示,梳理重点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正、负面清单,推进餐饮领域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广泛开展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执法监督业务培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题培训、卷宗评查等活动,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业务培训交流,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已累计培训各类执法人员1440人次,评查执法案卷330件,推动涉企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为企服务机制,统筹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司法行政资源,加强与人社、商务、市场监管、属地街道等单位联动合作,服务企业40余家,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构建“半小时服务圈”,推动法律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围绕“减证、便民、提速、优化、赋能、宣传”六大举措,办证3352件,其中知识产权保护公证27件、涉企商务公证154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是深化商事矛盾调解。加快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指导双塘、中华门街道在园区设立“商事调解工作室”,实现“调解—公证—诉讼”一站式服务,累计化解商事纠纷23件,挽回经济损失超500万元。深化5A级景区“老门东调解工作室”运行管理,化解旅游消费矛盾纠纷200余件。联合省保险行业协会和区法院设立“保险纠纷调解工作室”,化解保险行业矛盾纠纷170余件。在全区推广“三所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优势资源,“联动”化解各类涉企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近30件。

四是孵化特色普法品牌。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行动,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精心打造“秦法微说”普法品牌。组织司法所长、执业律师、部门业务科长等法律实务专家,围绕企业合规经营、劳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问题,累计拍摄制作“所长来普法”“律师来普法”“科长来普法”系列微视频23期。视频采用情景再现、动画演示、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企业股权纠纷、农民工欠薪、消费者维权等典型案例,将法律法规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法律故事”,通过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传播,累计点击量超3万人次,解决群众法律疑难问题32件,实现普法宣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