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市司法局

索 引 号:    01294851X/2023-108886 信息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 重点工作 / 其他
发布机构:    南京市司法局 生成日期:    2023-12-25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我市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获评“法援惠民生 ”服务品牌
文  号:     关 键 词:    法律援助工作站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我市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获评“法援惠民生 ”服务品牌

近日,市法律援助中心河海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江宁区法律援助中心零工市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六合区法律援助中心冶山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法律援助工作站获评省司法厅工作站点类“法援惠民生 ”服务品牌。

一是沟通协调,把站点布局做全。对重点民生部门尚未完全覆盖的抓紧建设,协调乡镇街道、居(村)民委员会支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体(中心)等场所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积极对接组织部门,依托全市各区域“宁小蜂驿站”,推动法律援助进驻“宁小蜂”服务阵地,推进司法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交融共享、良性互动,探索灵活便宜的建设运行模式。依托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公益律师等专业力量,定点常态化为各类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法律维权等法律服务,填补法律援助服务供给盲点,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着力打通法律援助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突出特色,把站点品牌做亮。在各区选取具有特色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打造“每区有亮点,一区一特色”的法律援助服务品牌。江宁区零工市场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协调劳动关系、调处劳动争议为日常工作重点,积极引导劳动者通过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合法途径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河海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积极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无偿为大学生创业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六合区冶山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法律援助工作站以服务区域农业企业为目标,将办公地点设在农业园区管委会,以“生态+农业”“法治+保障”的服务模式,持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三是加强管理,把站点服务做优。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落实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优化接待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制度,提升软硬件配套设施,联合社会专业力量,提供优质服务。选派“名优律师团”、妇女儿童专项法律援助律师库中的优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进驻工作站点,加强对工作站点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提升各工作站点的日常接待、解答,案件受理、初查综合能力,提高工作质效。

今年以来,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459人次,受理法律援助申请2160件,在深化法治惠民实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