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294851X/2024-34445 | 信息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 / 法律服务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司法局 | 生成日期: | 2024-05-13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我市加强校地合作打造涉外法律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涉外法律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栖霞区的常住外籍人口数位列全市首位,尤以仙林地区高校留学生群体居多。为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市局积极推动栖霞区司法局与南京大学对接,优化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以高校留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涉外法律志愿服务项目,以留学生“小切口”打开涉外法治“大格局”。
一是“校地合作”开展法援志愿服务。设立栖霞区法律援助中心仙林大学城涉外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咨询室和接待区,提供舒适、私密的咨询环境,便于留学生就近就便访问。成立仙林大学城涉外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由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北京德和衡(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和其他热衷于志愿活动的人士组成,重点安排具有多语种能力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分国别、分语种提供精细化志愿服务,尽可能让留学生以他们最熟悉的语言获得帮助。组织专门岗前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设法律咨询热线电话,留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在线法律咨询,方便快捷地获取法律援助。
二是“以点带面”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系列讲座,介绍宪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留学生了解中国法治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举办法治文化“实景体验”系列活动,实地参观司法机关、法庭以及旁听庭审,近距离了解我国审判程序。创新普法微课、情景闯关、话剧演绎等活动形式,“沉浸式”介绍立法机构、法规制定程序、中国司法体系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法治创新实践等内容,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加强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民众的互信互敬。
三是“厚植沃土”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律所协同优势,探索打造“培训—实践+研究—认证”的全链条培养体系。系统设置课程,针对性细化培养方案,为学生掌握国际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利用本项目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锻炼涉外法律实务能力。鼓励开展仙林大学城留学生法律服务研究,提供科研平台和指导,培养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涉外法律工作者的涉外法治知识、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为其提供专业认证,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